新聞評述比賽-評審心得及常見通病

新聞評述比賽-評審心得

第二十九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頒獎典禮於2021年2月6日透過網上形式舉行 ,大會很榮幸邀請到陳智傑博士,林靜潔高級講及馮應謙教授作為典禮嘉賓。向一眾學生分享他們作為新聞評述比賽的評審心得,以下輯錄了評審對於一篇好的新聞評述文章的看法: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陳智傑博士認為新聞評述比賽是一個發聲平台,讓社會大眾了解時下年青人關注的事情和議題。同時亦欣賞同學用理性分析和文字功夫把想法和意見表達出來。陳博士最後亦寄望同學能繼續虛心接受社會上不同的意見和聲音。

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高級講師 林靜潔高級講師對於同學對時事有獨特見解感到十分高興及詫異,她認為一篇好的評論文章應概括以下幾點:首先,文筆需要簡潔和有力,以增加說服力 。切忌不斷重複議題,或描寫過分偏頗的內容。其次,同學可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議題的利弊。 最後,評論文章亦十分注重「破」和「立」,同學可多嘗試先否定某些看法再建立自己的看法。最後,林女士亦勉勵同學多關注新聞時事,以訓練自己的批判思維。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馮應謙教授認為一篇成功的新聞評論文章有兩個重要的加分位置。首先,需要有起承轉合的評述,嘗試清楚地界定議題,和畫量掌握及試用客觀的事實和數據。其次,文章應能反映作者有多重思考,懂得平衡好與壞的觀點,甚至提出有效建議,令文章更有層次。最後,也勉勵同學多閱讀和理解不同的新聞,以有助於陳述自身觀點。最後,馮教授也勉勵同學多閱讀和理解不同的新聞,以有助於陳述自身觀點

新聞評述比賽 – 常見通病

  • 論點點到即止, 推論不足
    • 如寫述環保條例未能成功推行之原因, 但隨即推論至政府管治能力不足。但環保條例未能成功推行, 如何推論至政府管治能力不足? 環保條例未能成功推行有沒有其他阻力? 如社會風氣、立法程序/制度或其他方面有否配合, 令法例推行?
    • 如論述「最低工資」, 大部分文章形容「不推行最低工資的後果會令家庭暴力增加、窮人自殺率上升」。家庭暴力的主因為何? 是因為沒有最低工資嗎? 是否已經有足夠數據反映家庭暴力與最低工資的訂立有關? 有什麼數據反映「沒有最低工資令窮人自殺」? 缺乏足夠數據, 使文章沒有扎實的立論基礎, 削弱文章的說服力。
    • 在立論時寫上「答案其實大家都明瞭」, 沒有加以演譯, 中間缺乏推論, 事實上是讀者各有立場, 了解的程度不一, 不能一概而論。
  • 文句不通, 過於口語化, 字句冗長重複
    • 將「在車子裡」寫成「車上面」; 「有論者曰」寫成「有人話」;「嗑藥」寫成「吃丸子」。
    • 錯別字多: 「一致」寫成「一志」
    • 字句冗長重複: 將「我認為」寫成「就我個人角度而言, 我認為……」或「我個人認為……」
  • 文體不屬於「新聞評論」
    • 文章過於側重新聞的直接鈙述, 或直接引用權威人士的意見作為自己的論點, 而缺乏個人見解。一篇優秀的新聞評述文章應夾鈙夾議, 而不應過份側重描寫新聞細節。有一反面教材: 如一篇1000字的文章, 當中用600字描述釣魚台撞船意外, 中國船長被日本當局扣留的時序。論述則輕描淡寫, 令整篇文章傾向「新聞描寫文」或「新聞報道」, 而與新聞評述比賽的文體不符。
  • 文章結論以個人感情作結
    • 如評上海世博的成功程度, 文章尾段以「中國強大起來!」作結, 以非回應文章主題/重申自己的觀點作結。
    • 評「釣魚台事件」中, 普遍參賽者的立論是: 「我是中國人, 所以我認為釣魚台是屬於中國的」。此立論以個人自身身份出發, 缺乏客觀形勢的推論, 無助於立論過程。
    • 有文章以「我們可以討論這議題, 可是不用每天講」作結, 無助讀者在閱讀文章後作出總結。
    • 普遍文章以「新聞剪報」形式創作, 甚至寫上「感想:」作起頭, 且傾向感想鈙述, 並非針對新聞作出評論。同學而多加注意。
  • 文章以個人感情穿插全文, 引伸至與主題無關的例子
    • 如「劉曉波奪和平獎」為題的文章, 但內文以質疑中國地方官員未能保障人民溫飽為例, 反映中國沒有人權。文中論點與主題「劉曉波得和平獎」毫無關係, 而且論點也未能針對「劉曉波」與「人權」之間的關係加以闡釋及評論。
  • 不擅用主題句作為段落開首
    • 有為數不少文章的評論部分以「我認為雖然這不是什麼大新聞」為段落首句, 不單對起承轉合毫無作用, 也對自己的新聞選材毫無信心, 使文章未能以段落首句, 向讀者直接指出下文的重點。
  • 文體不符合基本要求
    • 有400字的文章不分段落, 令讀者難以消化。